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科研创新能力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,结合辽宁省教育厅课题申报要求及我校学科建设实际,现制定2025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的立项申报相关说明。
一、申报范围与类别
(一)申报范围
面向我校全体在职教师,重点支持与学校学科发展方向契合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的研究项目。
(二)项目类别
自然科学类、人文社科类项目(不包含教学改革和思政类项目),分别按照自主选题项目、创新团队项目、平台建设项目和创新发展项目四个具体类别。具体研究方向如下:
1.自然科学类:区域新能源催化材料性能优化与应用、超微晶材料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研发与应用、机电装备开发与制造、电源设备研发与制造、电力能源与智能电网、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、低空飞行在农业自动化领域应用研究、数字孪生技术应用研究、虚拟仿真系统开发、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、生物发酵技术、化学功能材料开发、植物资源开发与生物技术应用、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保护、新型催化反应研究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、古生物化石及保护修复、多模态感知驱动的焊接机器人动态路径规划与自主避障研究、基于深度学习的农作物病害图像识别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、基于多模态Transformer与语法约束的复杂数学公式结构化识别研究、基于解耦特征轻量化网络的焊缝灰度图像快速识别方法研究、基于OCR的高校档案数字化关键信息提取技术研究、基于“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表示与建模、数据获取与存储、数据分析与测评、数据融合与可视化等关键技术”的研究、全栈国产化软硬件开发平台应用软件研究、数字化融合研究等方向。
2.人文社会科学类:红山文化研究、三燕文化研究、辽西地区古籍整理研究、朝阳方言保护与传承研究、朝阳地区古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关系研究、跨文化视域下辽宁作家作品的海外传播研究、朝阳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、基于辽宁文化特色的企业形象塑造与视觉识别系统构建研究、红山文化艺术资源的挖掘与传承研究、朝阳区域经济研究、辽宁体育赛事品牌建设与全民健身健康促进策略研究、朝阳文化对外宣传研究、数字化技术在朝阳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、教育学研究、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研究等方向。
二、申报条件与要求
(一)申请人条件
1.具备良好的科研诚信和职业道德,近三年无学术不端行为。
2.同一负责人只能牵头申报一项本年度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,且项目组不超过8人。项目组成员参加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在研项目累计不得超过3个,所列项目组成员必须征得其本人同意。自主选题项目组成员中一般应吸纳3名以上在校生。
3.已获得省级及以上立项者,不得以同一内容、相似内容或更换申请人的方式重复申报;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得申报。
4.创新团队项目是在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科研团队,有不同学科成员共同参与的前期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作为支撑基础。支持创新团队广泛汇聚校内不同学科研究力量实现有效协同,共同开展协同攻关,支持其他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员加入团队,开展联合研究。
(二)项目要求
1.项目研究周期为2-3年(起始时间为7月1日)。
2.研究内容:需紧密围绕区域发展需求,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可行的技术路线。
3.结题要求:见附件。
(三)经费要求
1.项目经费实行专款专用,主要用于科研业务费、劳务费等支出。
2.鼓励申请人积极争取企业或地方政府合作经费,自筹经费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。
三、申报流程与时间安排
(一)申报流程
1.申请人填报:按要求填写《项目申请·评审书》及《汇总表》(见附件),《实名评审书》纸质版一份、《匿名评审书》纸质版一式二份送至综合楼711室,实名及匿名评审书、《汇总表》电子版发送至科研处邮箱。要重点突出研究内容的创新性、与地方需求的契合度及预期成果的实用性。
2.学校评审:科研处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,重点考察项目的学术价值、应用前景、团队实力、经费预算合理性、结合学校学科建设情况、结合服务地方经济情况等,确定拟立项项目名单。
3.公示与立项:拟立项项目名单在学校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,无异议后正式发文立项。
(二)时间节点
项目申报材料提交截止时间:2025年6月20日17:00。
五、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:0421-6681019
电子邮箱:kyc@cynu.edu.cn
科研处
2025年6月13日